深入挖掘赣商文化内涵,开展“牢记嘱托强国有我,行走赣鄱感恩奋进”——暑期大思政实践专项活动,太阳城娱乐城-太阳城博彩-太阳城娱乐平台 “樟镇商脉-硕博AI研创团”在李昱老师的带领下专程前往樟树市,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。研创团在8月11日至8月14日先后走访樟树市博物馆、中医药博物馆、三皇里特色街区的药店、天齐堂公司及仁和集团,旨在全方位感受樟树作为“中国药都”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,为推动AI技术与中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积累实践经验。
溯源药都根脉:双馆联动解码千年中医药文明
研学行程的首站,研创团走进樟树市博物馆。在文物熏陶下,团员们沉浸于樟树中医药发展史:馆内丰富馆藏与场景复原,系统展现其从远古草药认知、唐宋药材集散到明清成全国药市的辉煌历程。从早期采药工具到古代制药器具,每件展品都承载着中医药智慧,让团员们深切感受樟树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。
图为实践队在樟树博物馆前的合影
图为团队成员在博物馆内参观
中医药博物馆作为此次研学的重要站点,为研创团打开樟树中医药千年传承之窗。馆内“药都溯源”“技艺传承”“百草精华”三大展区,系统梳理其从秦汉草药采集到明清成“南北药材总汇”的脉络,各式制药工具与药材标本更让历史可触可感。
图为实践队在中医药博物馆前的合影
“技艺传承”展区内,古人智慧工具静静陈列:黄帝九针锋芒依旧,银药勺、铜药铲等见证炮制岁月;戥子称刻度细如发丝诠释“用药分毫不能差”古训,温润药碾似传研磨声。讲解员介绍,这些是“临江帮”“建昌帮”老药工的“吃饭家伙”,练就其辨药功夫。
图为成员们在博物馆观看中医的历史发展
移步“百草精华”展区仿若天然药库:灵芝含灵,金蟾、龟甲显珍贵,海龙、海马展海洋特色;金果榄、胡黄连等草本标本完整,七彩英石、红珊瑚藏“天人合一”智慧;黑犀牛角标本虽停用,却见证中医药从“取用”到“保护”的理念之变。
图为成员在博物馆观看海洋类药材
从古朴工具到鲜活标本,中医药博物馆以具象方式,让团员们读懂了樟树中医药文化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的坚守与“百草皆良药,天地有大美”的智慧。
解码药材传奇,三皇里中探寻名药密码
离开博物馆,研创团走进樟树三皇里特色街区,在一家老字号药店重点了解国宝名药片仔癀的故事。据药店负责人介绍,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片仔癀,其配方与制作工艺为国家秘密。团员们聆听了它从古代宫廷秘方到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,其文化传承与品质坚守令人赞叹。大家还了解到片仔癀的主要原料麝香、三七、蛇胆、牛黄,这些珍贵中药材既具独特药用价值,又体现中医药“天人合一”理念。负责人讲解的药材产地、采集标准及配方协同作用,让团员们直观认识了中医药配伍智慧。
图为在片仔癀国药堂听老板讲解
传承古法技艺,见证匠心奇迹
在天齐堂公司,研创团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古法技艺的神奇魅力。天齐堂以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炮制技艺而闻名,此次团员们重点学习了白芍的古法手工切片技艺。
图为实践队在天齐堂前的合影
现场,老药工向团员们展示白芍切片全过程:手持刀具凝神切割一寸长白芍,切出的切片薄如蝉翼、厚度均匀且透明度高,一寸白芍竟切成360多片。这一精湛技艺见证老药工数十年匠心坚守,更创下吉尼斯纪录,成为中医药传奇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项古法切片技艺无法被现代化机器替代——机器切不出这般薄片且易损药材,即便机器切片也需人工把控,而老药工凭手感与经验让每片达最佳状态,这份“活性”难以复制。团员们近距离观察并尝试操作后,更深刻理解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的古训,对传统技艺传承保护责任感愈强。
图为师傅教授团员学习白芍切片工艺
拥抱科技时代,探寻智慧发展
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,中医药如何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成为研创团关注的重点。带着这一问题,研创团来到了仁和集团,探寻这家知名中医药企业的智慧化、科技化发展之路。
图为实践队在仁和堂前的合影
在仁和集团,讲解员向团员们详解企业产业数字化创新成果,涵盖智慧工业、商业、仓储(物流)及园区等领域。其深入阐述:智慧工业以数字化优化生产流程,提升精准度与效率;智慧商业借大数据分析市场,实现精准营销与服务升级;智慧仓储(物流)靠智能化管理提高周转率与配送效率;智慧园区则整合资源,打造高效便捷的绿色运营模式。
图为讲解员为团员们讲解“智慧仁和”
在交流过程中,研创团的团员们也积极发言,结合自身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,就仁和集团的数字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。同时,团员们还通过数字化展示分享前沿技术理念与应用案例,为其数字化深化提供新思路。
图为团员针对数字化发展提出见解
负责人表示,仁和集团秉持“传承不泥古,创新不离宗”理念,在传承中医药精髓基础上,借现代科技推动产业向智能化、精准化、国际化发展。
此次樟树之行,“樟镇商脉-硕博AI研创团”通过实地参观、体验与交流,既全面了解樟树中医药历史文化与传统技艺,也见识到科技赋能下的产业生机。团员们表示,作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研究者,将探索AI与中医药产业融合点,为其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。
(文/李中华、罗璐芬 图/赖晨毅、冯佳辉 指导老师/李昱 一审/李昱 二审/廖波 三审/张志军)